QQ:355128452




导航菜单




新闻资讯

市值缩水1700亿!业绩低迷的复星医药,该如何走出困境?

医药行业的春天,已经到来。随着医药行业估值的修复,医药企业开始逐渐爬出谷底。以化学药板块为例,根据统计显示,4月9日至今,该板块的涨幅超过了26%。在此背景下,板块当中部分龙头也已经率先跑出了高度,例如一品红,其年内股价涨幅已经超过了250%;还有永安药业,年内股价涨幅也超过了160%。但除了这些表现较好的企业之外,还有一些龙头表现却不如人意,例如复星医药。根据统计显示,年内复星医药涨幅不到1%,与板块涨幅相比,复星医药已经严重落后,如果和最高点90.44元/股相比,其股价已经缩水了七成,市值更是蒸发超过1700亿。作为明星药企,为何最近一段时间复星医药的股价走势会明显弱于行业?面对席卷而来的创新药浪潮,复星医药是否又能突围?暗藏隐患复星医药最近几年表现低迷,并非没有原因的。从业绩来看,复星医药低迷的股价表现,其实跟近年来业绩失速有着很大的关系。财报显示,一季度复星医药实现营收94.2亿元,同比下滑7.26%;实现净利润7.648亿元,同比增长25.42%,业绩“增利不增收”。乍看之下,这样的业绩虽不算特别优秀,但好歹净利润有所增长。但细分之下,其净利润增长主要通过“降费”和投资收益实现。财报显示,一季度复星医药的各项费用支出均有所下降,例如研发费用,从去年一季度的8.296亿元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7.375亿元,同比下降11.1%。还有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,分别从去年一季度的22.4亿元和10.02亿元,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1.26亿元和9.731亿元,下降比例分别为5.11%和2.91%。近年来,为了驱动净利润增长,复星医药对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。Wind数据显示,2024年复星医药的资本化研发支出19.09亿元,占研发总投入的34.38%,显著高于生物医药行业2.52%的资本化比例中位数,而高研发资本化比例导致无形资产明显增加,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余额增加至144.68亿元。再看投资收益方面。今年一季度,复星医药实现投资收益为12.81亿元,同比增长281.87%,去年同期为3.356亿。可见,投资收益的增加是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。若从反映实际经营情况的扣非净利润数据来看,今年一季度复星医药扣非净利润4.104亿,同比大幅下滑32.56%。当然了,鉴于复星医药特殊的业务模式,依靠投资收益推动净利润增长也并没有太大的问题。资料显示,复星医药成立于1995年,核心业务包括制药、医疗器械、医学诊断、医疗健康服务,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。简单来说,复星医药的业务模式是依赖“投资+主业”双重驱动。不过,近几年复星医药的投资业务并不稳定。财报显示,2021到2024年其投资收益分别为46.24亿元、43.78亿元、35.02亿元、21.05亿元,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2.77亿元、38.73亿元、20.11亿元、23.14亿元,投资收益占扣非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141.10%、113.04%、174.14%、90.97%。对于复星医药而言,过度依赖于投资业务会导致业绩大幅波动,并且这样的模式也不利于其未来长期发展。整体来看,复星医药股价之所以表现不佳,核心原因在于市场对其主业低迷不振和过度依赖投资业务的顾虑,若要扭转股价的颓势,还是要通过提振主业才行。道阻且长对于复星医药而言,想要提振主业并不容易。背靠着“复星系”这个投资高手,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投资业务一直是复星医药的核心业务。不过,随着全球经济转冷,复星医药的投资收益也是逐年下滑,该项业务已经很难再像以前那样为其提供稳定的增长动力。上面的内容中提到,2021到2024年复星医药的投资收益分别为46.24亿元、43.78亿元、35.02亿元、21.05亿元,对比来看,仅仅四年时间复星医药的投资收益已经“腰斩”。也正是受到投资收益逐年下滑的影响,近年来复星医药的净利润下降明显,2024年净利润为27.7亿元,而在2021年净利润为47.29亿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投资收益逐年走低,但由于此前的资本扩张,复星医药的商誉却越滚越大。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,复星医药的商誉值高达109.1亿元,另外其长期股权投资高达246.9亿元,商誉+长期股权投资合计高达356亿元。同期非流动资产合计才829.7亿元,商誉+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为42.9%。对于复星医药来说,如此高的商誉和长期股权投资,一旦出现商誉减值或长期股权投资缩水,都将对其业绩产生巨大的冲击。实际上,复星医药也并非没有察觉到这个问题。近两年,复星医药已经在收缩战线,2024年通过减持或出售资产回笼资金近30亿元。在公开场合上,复星医药高层也表示“2025年的目标是继续退出非核心的、非战略的、低效率的、亏损的资产,继续回笼资金。”从主营产品来看,复星医药的多项核心产品都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,例如核心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,增速由2023年的37.99%骤降至2024年的5.84%。据媒体统计,2024年复星医药没有新增销售额过10亿元及5亿-10亿元区间的产品;而销售额3亿-5亿元区间及过亿元的产品数量更是不增反降。从在研管线数量来看,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,其仅有2款产品进入上市审核阶段,4款产品刚开始上市申请,进入一二三期临床试验的产品分别为5款、1款和4款。过去,复星医药习惯了通过投资驱动业绩增长,如今想要通过主业驱动增长自然十分艰难,毕竟医药行业属于研发密集型行业,头部企业无不是通过数年的研发、数十亿资金的投入才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长青产品。从这一点来看,复星医药想要完成业务模式的转型,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。